生态浮床 (14)
生态浮岛,又称人工浮床、生态浮床等。它是人工浮岛的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的含量。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例如总磷、氨氮、有机物等,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
生态浮岛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农村的水体污染,也用于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等。
一.生活方式分类
⒈挺水型水生花卉(包括湿生于沼生)
植株高大,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根或地下茎扎入泥中生长发育,上部植株挺出水面。
如:荷花、黄花鸢尾、千屈菜、菖蒲、香蒲、慈姑、梭鱼草、再力花(水竹芋)等。
⒉浮叶型水生花卉
根状茎发达,花大,色艳,无明显的地上茎或茎细弱不能直立,而它们的体内通常储藏有大量的气体,使叶片或植株漂浮于水面。
如:睡莲、王莲、萍蓬草、芡实、荇菜等。
⒊漂浮型水生花卉
根不生于泥中,植株漂浮于水面之上,随水流、风浪四处漂泊。
水生花卉
水生花卉
如:大薸、凤眼莲、槐叶萍、水鳖、水罂粟等。
⒋沉水型水生花卉
根茎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入水体之中,通气组织发达。
如:黑藻、金鱼藻、狐尾藻、苦草、菹草之类。
二.水体条件分类
水体条件
水生花卉的根、茎、叶中多有相互贯穿的通气组织,以利于在水生环境下满足植株对氧的需要。一般是缓慢流动的水体有利生长;但少数种类则需生长在流速较大的溪涧或泉水边,如豆瓣菜、苦草等。除某些沼生植物可在潮湿地生长外,大多要求水深相对稳定的水体条件。水底要求富含有机质的粘质土壤。通常还可分为以下5类:
沼生类 生于水深一般在 0.5厘米以内的沼泽等浅水地带。如天南星科的菖蒲(Acorus calamus)具地下横生的根状
水生花卉
水生花卉
茎和直立的剑形叶;初夏开黄色花,常丛植池沼滩边,或与荷花、睡莲配置观赏,全株还可作香料或入药。莎草科的旱伞草 (Cyperus alternifolius)叶秀丽潇洒,宜盆栽,或入盆后置池中岩石之上供观赏。鸢尾科的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春夏开黄花,宜临水或在溪流石隙间种植。千屈菜科的千屈菜(水柳,Lythrum salicaria)夏秋开紫色花,宜水边或于花境配植,也可盆栽。十字花科的豆瓣菜(西洋菜、水蔊菜,Nasturtium officinale)夏季开白色小花,可作蔬菜用,并为良好的园林水畔植物。
挺水类
茎叶挺伸于水面之上,一般可适应深 1米以内的水体。除莲等外,还有香蒲科的宽叶香蒲(水烛,Typha latifolia),植株高1.5~2.5米,叶呈条形,花细小,肉穗花序可作切花,蒲绒和蒲叶可作工业原料等。
水生花卉
水生花卉
浮水类 叶片浮于水面或略高出水面,可生于浅水至2~3米深的水中。如睡莲科的芡(芡实、鸡头米,Eury-ale ferox)全株具刺,叶丛生,浮于水面;夏季开紫花,花托形如鸡头。睡莲科的睡莲(Nymphaea tetragona)花叶俱美,花单生白色,浮于水面;叶马蹄形,具长柄;用以布置庭园时多盆栽后放置水中,点缀池塘水景;其根有净化污水的作用。同属植物白睡莲(N.alba)、黄睡莲(N.mexicana)、香睡莲(N.odorata)等也可供观赏。
沉水类
茎叶全部沉于水中,能适应较深水体,如金鱼藻(松藻)、苦草、水蕹等。
漂浮类
根通常不生于泥土内而伸展于水中,植株浮于水面或随水流、风浪飘动。如浮萍、水浮莲(大薸)、水葫芦(凤眼莲)等。